源自一場閒談的實驗性臺日媒體對談,
試圖找尋屬於亞洲文化的前線脈動。
作為臺日文化交流的紙本雜誌,《秋刀魚》即將滿十年之際,首度進行「大改版」。我們打破了已經看了十年的篇章架構,編輯部(其實也是製作了十年本刊的總編輯本人而已)心心念念如何提供給讀者更有想像空間,且真正達到臺日文化的對話與交流。我們不想墨守成規,也想像岡本太郎大前輩那樣,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,因為我們都相信,真正的創意,是聊天聊出來。
在已無分界的流行文化,很難定義誰是真正的「哈日族」(注意,這已經是90年代用詞)、或誰受「韓流」影響,因為文化正在交匯,自我定義形成新的亞洲符碼。為找尋解答,《秋刀魚》決定開啟新專欄,找來日本線上媒體「NEUT Magazine」,開啟一場沒有標準答案、不設定終點的雙邊對話,以臺日連線方式互相拋接球,記錄下這個時代的一些小火花。
備註:恭喜正在閱讀的你,見證了一個專欄的誕生。可能要閱讀到最後,才會知道這場臺日連載如何命名,驚不驚喜?
日本線上媒體「NEUT Magazine」
編輯長 平山潤Jun
以「Make Extreme Neutral」為核心價值,關注日本大眾媒體忌諱報導的性、政治和種族問題,以採訪顛覆常識的新想法的人,創造日本少數群體的共同平臺,致力於傳達「不受偏見約束的中立觀點」。
日本文化誌《秋刀魚》
總編輯 陳頤華 Eva
創立本雜誌的總編輯,就是你現在正翻閱的這本:臺灣第一本日本文化誌。創刊自2014年,曾聽過年輕讀者說過最恐怖的一句話:「我媽媽很喜歡看《秋刀魚》!」邁入30代、自認尚未達到法定中年,極度害怕不再年輕,最近沉溺於Threads上的流量密碼。
——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?
E:
首先,應該就是臺灣雜誌的危機意識吧(苦笑)。以議題為出發的線上媒體《NEUT》,除了不定期的議題報導外,也透過年刊企畫形式推出雜誌,這種不受拘束的出刊頻率、以及伴隨著社會脈動而改變的內容,才是能真正看見當下日本新一代思維的媒體啊!回到《秋刀魚》雜誌,我們十年了,已經開始會在大學邀約演講中被冠上:「讓我們歡迎老牌雜誌~~~(鼓掌)」。每次都會想,不可能被譽為「老牌」了吧?明明前面還有非常多前輩雜誌、也明明創刊才像是昨天的事⋯⋯。後來發現,做雜誌會掉進一個黑洞,是編輯時光屋,我太常用「期數」來記憶年份,用「特輯主題」來度過歲月,一不小心,十年過去後,我們的讀者長大了,而我也漸漸遠離了當年創立雜誌時的20代自我。
為了不要真的變成「老態龍鍾」、「一成不變」的紙本,我們想要游得更遠、持續用25歲的心態做雜誌,因此有了這場實驗性質的對談,如果剛好可以,就讓我們一起做點什麼吧(毫無預設的邀請)。
—— 遊戲規則是什麼呢?
跨國的連載,真的是從來沒有臺日紙本媒體做過的事啊,難度很高呢。
:J
E:
的確。就是因為有難度,所以想要把這個連載當作實驗場,連線玩玩看。做法上希望是臺灣的雜誌《秋刀魚》與日本線上媒體《NEUT》,每期輪流出題,編輯部共同激盪出「這個題目我也想聽聽對方的看法」,並依照主題各自找尋合適的受訪者來對談、一起提問,並在同一個拍攝概念下,各自在臺日兩地創作影像。聽起來好像是一場考試,考驗編輯、也考驗臺日的創作能量。
聽起來很有趣。不過比起嚴肅的議題,我想像中的對話,是發生在生活的議題。例如「國家的自我認同」,比起找專業人士從政治面來談,或許找創作者從日常中閒談「從小的出生環境」、「喜歡吃什麼料理」、「為什麼對某種情懷感興趣」⋯⋯等。
:J
E:
對!沒錯,我也想講述同一個想法:議題不是只發生在事件裡,或是某些政策之中,而是微小的日常累積。抽象的總和,或許更能觀察出臺日間的思維差異。例如「孤單」、「自我價值」,甚至是「人到底要不要上班」這類的靈魂拷問,可能才是累積出一切議題與意識的起源。
回歸本質,我希望不只是單一國家的觀點,更想聽聽彼此真正的聲音。再加上一點點兩邊創作的「較勁」(並沒有要分出任何的高下,比較像是互相激起動力),或許某次的主題更適合用純照片對話,就彼此出牌,用影像交流。那該期編輯就可以休息不用寫字了呢(笑)。
——為了不要變老,要繼續保持25歲
E:
本期主題「20代的我們」,讓我見識到了,永遠都會有20歲的人啊(廢話)。但我很羨慕許多日本編輯前輩,就算編到60歲,心智還是相當年輕,我想這就是做雜誌人,一直想與時代貼近的特質,也是某種強迫症吧。因此我私心希望,我到了老太太的時候,還能一直編輯年輕人的主題,和年輕人對話,跟他們聊我不知道的事,這或許是保持年輕的方式之一。
當我在做《NEUT》的主題時,也不是刻意靠近年輕人,而是「剛剛好」的進入他們的世界後,獲得了一些共感。例如東京的時下年輕人,或許是因有著生活焦慮,開始關注心靈層面,例如「為什麼要做自己?」、「我究竟是誰?」,並對生命(甚至是生死)感到疑問。而解決方法就是往戶外移動,流行去爬山、去更遠的音樂祭、去大自然做瑜伽,這些可以暫離城市的管道,成為了目前的趨勢。
:J
E:
這就是資訊爆炸下,全世界的「共振」嗎?臺灣這幾年年輕世代也是超級關注身心議題,不過選擇的不只是戶外運動,更多是真正「內心」的大哉問,例如流行起占卜、水晶、冥想、頌缽,也開啟I型(內傾型)與E型(外傾型)人格的對決,以前日本人常疑惑問:「為什麼臺灣人如此著迷星座?」不!現在都流行 MBTI人格(十六型人格檢測)了。聽說有企業面試,老闆首先篩選的就是人格特質,這真的是太不可思議。
壓力太大就會想要尋求一些解答,譬如東京這幾年嘻哈風潮又回來了,用直白的歌詞與音樂,衝撞不愉快;又例如搞笑藝人崛起,也是因為年輕人認為「這世界很需要幽默感」。用搞笑段子或演出,來排解生活上要面對的事,輕鬆,但不代表沒有態度或表達的立場。
:J
E:
好欸,我想這很有可能是正式第一次對談主題:「幽默啊,是世界上絕對不能消失的最後一件事。」
——新的亞洲時代,已經來臨了?
E:
除了創造一個不會有正解的臺日對話的激辯區,我也觀察到這是一個亞洲的時代。《NEUT》曾在2023年下旬,來臺舉辦專場活動,當時也前往了韓國拜訪一些很酷的雜誌品牌。請JUN老實說,亞洲的臺日韓,各自優勢究竟何在(推眼鏡)。
你確定要我當面說臺灣的壞話嗎(笑)。先談談韓國,不置可否,全世界都知道,韓國的娛樂經紀整體帶動國際化的步伐,流行速度也以光速發展到歷史與文化的前面,當你停下來時會發現:「咦?前陣子流行的事物好像又被取代了?」這樣快速消失的泡沫化現象,正在經濟與銷售為導向的韓國市場中,反覆輪迴。
:J
E:
韓國的流行的確是改變了世界對亞洲的看法。但我不覺得這是一件壞事,因為日本這幾年默默地也受到了改變。例如以前日本偶像絕對不可能有個人社群帳號,但當韓國經紀公司大舉將官方MV與藝人私下一面上傳到網路上後,全世界都瘋了。這股火終於也燒到「已知用火」(形容反應慢半拍)的日本藝人身上,解放自我後,雨後春筍般的個人社群帳號紛紛上線,看起來是在苦苦追趕韓國偶像經營的模式,不過這對粉絲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的。
當然,我不是說這些流行不好,不過往內挖掘,就會發現「文化」才是能走得更遠的事。相較之下日本的劣勢,就是比起臺韓,年輕人沒有那麼喜歡自己的國家,自我認同上相對消極。例如年輕一代的藝術家不太把日本放在創作元素中,可能更多講述自己關心的事,這可能是跟歷史脈絡上,年輕世代被動遠離政治有一定程度的關聯。我認為這也是接下來會慢慢改變的地方。
:J
E:
那麼臺灣呢?
臺灣的部分我們就下次再聊吧。不是連載嗎?亞洲還有很多可以慢慢聊的地方呢。
:J